本网讯(通讯员 胡意娟)当朱砂的艳红遇上艾绒的柔白,当古老的印泥技艺撞上少年的好奇眼眸,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在迎喜门社区悄然展开。2025年7月22日,“墨韵印泥・指尖传承”主题课堂,非遗协会张忠义老师携手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,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触摸非遗温度的大门。


课程中,张老师一面将原料配比的精妙、工艺要点的诀窍娓娓道来,一面现场演示印泥制作工艺。他手握工具,反复捶打使艾绒与朱砂完美交融,孩子们亲眼见证了传统工艺的神奇魔力。

动手实践环节,志愿者们化身 “小老师”,手把手纠正研磨姿势,用通俗比喻讲解油料调配,示范梳理艾绒纤维的技巧,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。他们还记录下孩子们专注的瞬间,让文化传承的温暖时刻被妥善留存。正是这份青春力量的注入,让非遗传承的课堂更显生动贴心,让古老技艺在代际接力中焕发新活力。
此次课程的成功举办,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了非遗印泥的独特魅力,更在实践中加深了对传统技艺的理解与认同。

未来,迎喜门社区和管理学院志愿者将持续联动多方力量,开展更多此类文化传承活动,让古老技艺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持久生命力,让非遗文化真正走进生活、融入心灵。
(本网编辑:邓易)